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2021-07-01

 

 

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隶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学院。其前身为“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由曾任民国总理熊希龄先生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2002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升格为“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201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2020年去“筹”转“正”。学校位于“中国陶瓷之都”醴陵市,是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基地,被誉为陶瓷技术人才的培养摇篮。

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要类型,也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抢抓国家大力支持和引导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契机,有效构建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特色专业格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学校在技工教育基础上实现与职业型学历教育的有机衔接,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品质与办学水平,切实增强以产教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现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发〔2020〕2号)等文件精神,以及湖南省、株洲市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成就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发展定位,以推进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以一流技师学院、一流技师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各项事业取得了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确定和实现“十四五”建设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党的建设有力推进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决策、党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一岗双职”、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述职评议考核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党建在办学治校中的组织保障和方向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和党支部“五化”建设,筑牢学校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落实党支部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在意识形态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发展、学校品牌塑造等领域的综合功能。

(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依靠省工信厅、醴陵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学校办学积累为主体投入途径,累计筹资近5亿元,在醴陵长庆示范区新征建设用地250亩,完成总计8.51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工程,2019年9月实现了从老校区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的建成,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工程。目前,学校新老校区总计占地面积达到300.86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2.52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达到省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三)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学校坚持对接产业办学、面向需求育人,以筹建湖南陶瓷技师学院为抓手,推动构建中级技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深厚的职业教育根基,特别是长期以来开展高中起点四年制技师培养,积累了适应高职教育办学特征、办学模式、办学要求的前期经验。学校按照产业链思维开设特色专业、布局教学系部,形成了陶瓷产业系、机电产业系、现代服务产业系和对口升学部、产业商学院等“三系一部一院”,2020年共有16个技工技师专业、8个对口招生类别面向社会招生,目前共有在籍学生3764人。“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了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市级重点专业。

(四)师资队伍加速发展

注重通过“引培结合”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水平。现有教职员工280人,其中教师编制210人(专任教师173人,兼职教师37人),另聘有19名企业技术骨干。专任教师中,拥有省级及以上陶瓷艺术大师6人、技能能手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人,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3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5人。学校每年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专家培训、交流研讨、教学比武、以老带新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业务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十三五”期间,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教学设计、课程设计、艺术作品、技术革新、技能比武等专业赛事中累计获得108项奖励,共发表论文48篇,编写教材14部,出版专著2部。

(五)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对口升学学生的考学特点,着力构建以学业水平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综合素质发展体系,“十三五”期间,对口升学类学生升入本科人数总计为265人,升入高职高专的比例达到 59.85 %。针对技工技师人才,着力构建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近三年,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3190人,学生平均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2016年以来,共有81人次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和专业比赛中获奖。

(六)合作发展途径多元

学校不断深化合作开放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度参与醴陵陶瓷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战略设计、项目规划和重大活动,实现学校办学与区域、行业、产业的有机衔接与联动。突出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坚持对接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与61家企业建立了冠名培养、订单培养、合作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关系。找准学科专业的共同属性和行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特色,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建立“紧密协同、一体发展”关系,逐步实现专业、人才、平台、项目等资源的共建共享。组建产业商学院,拓展面向行业、企业、社会的服务途径,以人力资源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SYB培训等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七)品牌影响不断巩固

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越来越广,已成为醴陵形象的展示窗口和漆金名片,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陈飞、副省长吴桂英,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市长阳卫国等领导多次来学校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学校现已成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湖南省首批骨干技工学校”、“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湖南省中小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湖南省创业培训基地”、“湖南省电子技术专业技能世赛选手培训基地”、“湖南省安全生产(三级)培训机构”。

二、主要问题

尽管学校在“十三五”期间较好达成了既定目标,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但客观分析,与新形势下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与转设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战略目标相比,学校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建设体系亟待重塑

目前,学校按照产业领域设置教学系,但在专业布局上对产业需求缺乏系统研究,未按照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键环节合理设置相关专业或开设专业方向,未能形成比较清晰的专业布局逻辑。专业设置“随行就市”现象突出,随意性较大,稳定度不强,致使教学团队、培养平台、教学资源等建设难以有效聚焦,专业特色也难以有效形成。

(二)人才培养目标亟待厘清

目前,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或者有方案但执行不到位。在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中,缺乏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度不强。在课程实施和人才培养中,对“核心技能”培养高度重视,但弱化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存在短板。

(三)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学校师资队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将师资分为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两大类型,与职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含实践)三大课程模块的教学难以有效匹配,教学团队建设难以形成方向性和区分度。二是企业兼职教师数量仅19人,规模太小,作用发挥有限,难以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整体效应。三是师资结构优化压力大,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尚有少数教师属于专科学历层次,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仅为8.4%,高级职称仅占14.8%,大大低于转设高职院校的国家标准。

(四)生源市场布局亟待调整

目前,学校的生源90%以上来源于醴陵本地,这种“一城一地”的生源结构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一是对地区人口“红利”的依赖性强,生源稳定性不足;二是醴陵本地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学生就业消化压力大;三是生源区域集中度高,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难以形成多元文化融合的育人环境。2020年6月1日,湖南省印发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实施细则,明确中职学校专业大类不得超过3个,重点办好1~2个专业,并对部分专业进行了新增限制,这一细则,通过政策约束规范了中职学校“小而全”的办学行为。因此,通过转设高职,跃升层次,从“一城一地”转向全省乃至全国布局生源市场,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学生发展渠道亟待打通

目前,学校开展的是技工技师培养,从产业需求和办学实践上来看,学生就业并不存在太多问题。但是,由于技工技师属于非学历教育范畴,学生获取的是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而非学历证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渠道与空间。加之家长、社会对技工技师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与误区,学校在社会形象建设上难以形成吸引力与影响度。因此,实现从现有非学历教育向高职层次的学历教育转型,是学校面临的急迫任务。

三、发展机遇

(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来的重要地位,201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与方案,从政策层面引导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因此,对学校来说,以长期建设一流技师学院形成的办学特色与发展优势为基础,加快增设高职,实现转型发展,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必然选择。

(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历史机遇

“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立足“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围绕十二大重点产业着力实施《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对湖南提出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要求,目前,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其中,将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制造强省作为重中之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塔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中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底座”。但是,目前湖南的人才底座很不稳固,据湖南省人大调研组提供的分析数据,我省现有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70万人,仅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5%,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不足6.4%,缺口十分巨大。解决这一显著的供需矛盾,强化“三高四新”战略的人才底座支撑,必须依赖高等职业教育。2018年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社会服务功能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8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这种人才需求空间和政策支持导向,为学校顺利转设高职提供了充分依据,也为学校实践“技师培养+高职教育”的双轨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株洲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期机遇

株洲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十三五”以来,以建设“中国动力谷”为抓手,株洲加快构建以动力产业为主导的“3+5+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11条特色优势产业链。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区域性高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提供了长期需求,也为学校转设高职、发展与产业链深度对接的专业体系提供了巨大空间。醴陵地处湖南“一带一部”的交汇点,“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的结合部,是“湖南东大门”的最前沿,也是我国陶瓷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陶瓷产值规模位居全国8大陶瓷产区之首,现有陶瓷企业75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2家,2019年,实现产值712亿元。目前,株洲正在推进“株醴融城”,大力拓展产业承载空间,《株洲市先进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提升醴陵“先进陶瓷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将先进陶瓷培育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之一,打造全球最大的电瓷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陶瓷集散地和全国知名的陶瓷产业生态圈。加速转型、提质发展的陶瓷产业,急需一所以陶瓷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进行持久支撑,因此,加快学校转型,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

(四)湖南工大创新改革的特殊机遇

湖南工业大学是湖南新型工业化和株洲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现已形成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为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2017年,湖南工大和醴陵市政府通过政校合作模式建立了醴陵陶瓷学院,今年,学院获批全省第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为此,湖南工大对醴陵陶瓷学院的发展进行了创新设计和长远规划,近期实施了加强专业布局、扩大办学规模、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发展层次等方面的组合式举措。湖南工大醴陵陶瓷学院的创新改革模式,为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形成了三个方面的有力依托:一是两校办学共园,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培养平台、内涵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共建共享;二是两校特色共通,围绕不同层次的陶瓷人才培养,能够实现学科专业的有机衔接、科技创新的紧密协同、产教融合的一体实施;三是两校管理共联,通过长期联手、聚合力量,能够在高端平台、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品牌塑造等体系建设上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刻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与发展走向,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工程,充分彰显陶瓷办学特色,创新构建“技工教育+高职教育”的双轨并行模式,加速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对接的专业建设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文化传承体系,以转设高职院校、推进综合改革为重点,按照国家《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办学、高水平发展,全力提升学校的教育供给能力和内涵式发展水平,为建成在省内具有示范地位的“一流技师学院”和具有较强影响的“特色高职院校”构建好四梁八柱。

二、办学定位

(一)发展目标定位

完善条件、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积累成果,确保在2022年底以前完成高职院校的转设,并力争保留和延续技师学院的办学职能,使学校形成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双向打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办学体系。至“十四五”末,发展成为行业办学背景深厚、陶瓷办学特色鲜明、产教融合优势突出,在省内具有示范地位的一流技师学院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高职院校。通过十年左右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为我国陶瓷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湖南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创新示范基地、株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集成服务基地,实现“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示范性的高水平职业学院”的发展目标。

(二)办学类型定位

突出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坚持两线办学、双轨并行,做强做精技工教育,做大做特高职教育,着力构建“大职业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教育,有机衔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形成多规格技工培养——多层次学历教育——多元化社会服务的办学格局。

(三)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全国陶瓷行业,面向湖南陶瓷工业,立足株洲陶瓷产业,精准辐射区域现代制造体系中的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对接湘赣边合作开放试验区的现代服务产业,根植行业、聚焦特色,致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四)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需求,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理论知识够用、专业视野宽广、核心技能过硬、工匠精神突出、综合素质良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办学规模定位

按照“大职业教育”体系,分类设定办学规模,2022年前的高职转型准备阶段,在优化专业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技工技师教育,办学规模保持在4000人左右。学校转设高职后,实行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双轨并行模式,稳定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发展高职教育,至“十四五”末,办学规模达到8000人左右,其中,技工教育规模3000人左右,高职教育规模5000人左右。

三、发展战略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整体战略,大力实施“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全面落实“3456”建设思路与发展策略。

(一)实施“三阶推进”

2020~2022年,转型准备阶段——秉承现有格局,夯实转型基础。人才培养以现有的技工技师培养为主体;学校建设按照国家高职院校的设置标准,对标对表补齐短板。

2023~2025年,转型实施阶段——实施“两线办学、双轨并行”,加速发展高职教育,稳定发展技工教育,形成“两块牌子、一体发展”的办学格局。其中,高职教育归属高职学院,技工教育归属技师学院。高职的专业体系以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为基础,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模式进行构建,同时实现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专业的衔接打通。

2025年后,转型提质阶段——打造集成优势,提升融合能力,形成适应多重选择路径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实现自身独立、良性发展,建设成为区域性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二是实现与湖南工大醴陵陶瓷学院学科专业体系的深度对接,合并发展成醴陵的区域性大学;三是实现与湖南工业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衔接,与醴陵陶瓷学院共同发展成为湖南工大的现代产业学院。

(二)深化“四向对接”

一是加强与主管部门对接。争取省教育厅支持,将学校转设高职院校纳入湖南省“十四五”高等院校设置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转设高职进行管理机制和隶属关系调整的过程中,除继续保持省工信厅对技师学院的领导管理和省人社厅对技工教育的业务指导外,围绕高职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极力推动“三厅共建”,有效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政府资源为学校发展赋能。

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始终将株洲市人民政府、醴陵市人民政府作为学校办学的坚强后盾,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以及各委办局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模式,增强学校对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集聚各方力量支持学校建设、改革与发展。

三是加强与产业集群对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株洲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牵头单位的独特地位,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一道,联合集群内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组建以共建共管学校为目标的陶瓷职业教育联盟,形成以联动管理、联席会商、联合实施、联勤保障为特征的新型管理关系和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办学共管、专业共建、平台共构、队伍共组、人才共育、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的产教融合推进器与合作发展共同体。

四是加强与依托高校对接。坚持依托湖南工业大学办学,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支撑平台、教学资源、科技创新、办学特色、校园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协调等方面实现与湖南工大醴陵陶瓷学院的同步规划、高度衔接、合力建设和全面联动,有效打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创新、合作发展的领域与通道。

(三)实现“五个转型”

将“十四五”定位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期”,通过转化观念、调整思路、优化机制、加速建设、创新模式,全面实现学校办学类型由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转型、办学层次由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型、人才培养由技能唯上向全面发展转型、办学模式由同质竞争向特色引领转型、发展道路由独立发展向合作发展转型。

(四)推进“六大工程”

对照国家高职院校设置标准,立足学校现有基础与实际,以“补短板、聚优势、提品质、强特色”为目标,持续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专业集群构筑工程”、“师资队伍优化工程”、“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校园文化聚心工程”、“社会服务拓展工程”,通过六大工程,聚焦解决学校转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显著增强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内涵式发展水平。

 

 

第三章   办学目标与主体指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办学定位中“建成三个基地、达到一流水平”的目标追求,“十四五”期间,学校的建设目标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设计:

2021~2022年底,重点做好“达标、提质、谋划”文章。其中,“达标”是指以5000人办学规模为基数,对照国家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基本条件,对标对表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重点补齐占地面积、师资队伍、图书资料三项明显缺口,使各项条件达到转设高职院校的基准要求。“提质”是指全面提升各项已达标条件的建设质量和建设层次,同时,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教学组织等,全面提升现有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谋划”是指按照高职院校的管理特征和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系统谋划好转设高职后学校的“双轨并行”体系和全面转型策略,并立足长远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2022年底以前,学校顺利完成高职转设。

2023~2025年,重点做好“强基、立本、创新”文章。其中,“强基”是指通过转型发展方案的落地实施,使发展理念、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专业布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适应和满足高职教育,让高职办学稳定起步、扎实推进。“立本”是指强化学校质量、内涵和特色建设,一方面加强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在专业体系、办学资源、支撑平台、教学团队、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衔接贯通,另一方面确保在两线办学、双轨并行的同时,无论是技工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均坚持以陶瓷办学特色为引领,从专业特色、团队特色、培养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聚合学校的品牌效应。“创新”是指立足新时代学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任务、新要求,不遗余力强化产教融合,通过产教融合形成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至“十四五”末,技师学院达到省内一流水平,高职办学形成较强的区域影响和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

二、主体指标

(一)基本建设

2021年,通过政府教育划拨用地,在长庆校区规划红线内再划拨300亩用地,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600亩以上。“十四五”期间,筹资1.4亿元完成以下建设项目:24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4000平方米的实训楼、10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6000平方米的体育馆、10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育人支撑。同时,尽最大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以优惠政策建设教工住宅校区,增加教职员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专业布局

从“链”和“群”两方面做好专业建设文章,在专业链上,以有利于资源、平台、师资、特色的聚焦建设为原则,实现技工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大类上的高度衔接,同时注重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机贯通。在专业群上,重点发展陶瓷工程(艺术设计)、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四大专业版块。“十四五”期间,技工教育专业控制在20个以内,选择6个预备技师专业增设为高职专业,试点高职教育。中职对口升学主要面向学校自身的高职专业体系开设专业方向,高职专升本主要面向湖南工业大学。至“十四五”末,力争1~2个专业群进入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行列。

(三)师资队伍

从总体规模、整体结构两个方面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在规模壮大上,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生师比要求,依据高职办学规模的年度增长情况,合理安排人才引进计划,总的目标是:学校自有专任教师总量要达到生师比20:1,通过校内兼职和校外兼职教师补充,折算后的生师比达到18:1,按照“十四五”末高职学生4000人的办学规模,从事高职教学的自有专任教师达到220人。在结构调整上,一是要遴选70名左右符合高职教育任教资格(以具有研究生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为主)的教师作为首批高职教师进行方向性、团队化培养,确保2023年首次招生1000人的教学需要;二是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办学转型的适应性培养,让教师队伍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承担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双肩挑”任务;三是在扩大“量”的同时,要重点从“质”上改善师资结构,通过“引培并举”、柔性引进等方式提升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四是要根据校企协同育人需要,扩大企业兼职教师聘用规模,提升自有教师的双师双能型比例。至2025年末,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人数要突破45人,其中,博士达到6~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不少于50人;企业兼职教师不少于6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新增省市级“帽子”人才5名以上。

(四)招生规模

加强生源市场建设,分类构建市场体系:技工教育立足醴陵,有效辐射长株潭地区,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1200人左右,至2025年总量控制在4000人以内。高职教育以株洲地区、长沙地区、湘潭地区、益阳地区、岳阳地区、衡阳地区为主,辐射永州、郴州、常德、邵阳、怀化等地区,并扩展到全国6~8个省市区。2023年高职首次招生不少于1000人,2024年在校高职学生达到2500人,2025年达到4000人以上。

(五)课程建设

统筹考虑技工教育和高职教育需要,建设好专业群(专业)教学资源库(含教学大纲、优质课程、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力争“十四五”末立项1~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依托超星课程平台、雨课堂平台、湖南省“职教大学城空间”等载体,重点建设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类精品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泛在学习提供课程资源支持。“十四五”期间,各专业群建成2~3门精品公共基础课程,每个专业建成至少1门专业核心精品课程。实施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每年立项校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十四五”期间,获得5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8门左右市级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立项。

(六)实践平台

在现有基础上,以专业群为单元,采用自建或校企共建方式,优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体系,工科类按照真岗实职模式建设实训中心或实训工场,管理类、服务类按照项目模拟方式建设情景实训中心;利用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建设资金,依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支持,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一起,在校内建成陶瓷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每个专业建设的紧密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不少于5个,其中,深度产教融合型基地不少于1个。

(七)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稳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省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抽查中,各专业需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在每年的省级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测中,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中职专业每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中职对口升学班学生升学率达到98%以上。做响首届高职学生培养品牌,为2026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省级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打好坚实基础。

(八)社会服务

办好产业商学院,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继续扩大技能鉴定、项目培训规模;依托学校的产教融合体系,大力拓展继续教育服务、企业技术服务、政府项目服务、成果对接服务、重要考试组考服务等渠道,每年为学校创造的社会服务效益不少于2000万元,使学校成为区域产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服务基地。

 

 

第四章   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增强办学治校能力

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适应“两线办学、双轨并行”模式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按照高等学校的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一岗双责”、“民主集中”等政治制度和组织原则。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转型后新的机构设置方案,调整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制,切实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重大决策、办学方向、意识形态、思政教育等各方面的政治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组织“党史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党员教育管理体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整体氛围。

(二)加快治理结构调整

根据“两线办学、双轨并行”和转设高职后事业发展需要,对现有管理机构和教学系部进行优化调整。基本思路是:

以机构精简、职能清晰、运转高效为总体原则,设置如下党政机构: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宣传统战部、纪检监察处、团委、工会、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资产设备处、计财处、基建后勤处、保卫处(含武装部)、离退休处、教学督导与评估处、技工技师教育管理部、产教融合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

以学科归属为基本考量,按照六大专业板块对应设置:艺术设计系、陶瓷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以及公共课部、思想政治教育部、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产业商学院。所有师资按照上述系部设置归口。

考虑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与管理的差异性,为理顺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管理关系,设立技工技师教育管理部,下设学生管理中心、对口升学中心、教学协调中心,分别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口升学班的教学与培养、与教学系部的衔接与协调;今后,技工技师教育的招生就业由学校招生就业处统一负责;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由公共课部负责,公共课部挂靠在技工技师教育管理部下设的对口升学中心;专业建设改革、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编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学、培养过程实施等全部由专业所在系负责;全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归口思想政治教育部。

(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制定并不断完善转设后的学校办学章程,突出章程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内部宪法地位。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理顺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和目标考核体系,鼓励教学系部在管理权限内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激发各类办学要素活力。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支持学术委员会按照章程独立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善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向教代会报告机制、教代会提案工作机制和教职工参政议事机制,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办学知情权、管理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

(四)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依据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着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明确规章制度的制定、废止、修订办法,强化制度在职权、事权、人权管理中的约束作用。坚持“学校提层次、管理提质量”,落实常规工作规范化、重点工作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建立管理工作督查机制与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中层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系统设计中层骨干的职业化发展方向,促进具有明确管理追求、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落实管理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常态化培养,加强政策制度、管理理论、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开放视野的系统培养,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统筹能力、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工勤人员的服务能力,形成推动学校改革创新的整体合力。

二、强化办学品牌意识,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实施“专业集群构筑工程”,突出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和在学校发展中的“四梁八柱”作用,通过特色专业群建设打造办学特色品牌。

(一)加快构建特色专业集群

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依据学校的产业对接领域和办学服务面向,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思维,深入研究专业发展格局和专业群构建逻辑,构建“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格局。明确各专业群的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支撑专业的有机构成与内在关系,加快构建3~4个稳定发展的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中高职协同发展。采取重点投入、重点支持、重点建设的机制,聚力打造2~3个特色专业群,厚植“十四五”末竞争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形成学校专业发展的强大引领。

(二)实施专业协同建设机制

依托行业企业开展专业建设调研,坚持市场标准、需求导向,提升专业设置、专业改革、专业动态调整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向性,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吸纳行业企业的专家、精英、骨干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的方案设计与改革实践。引入职教集团、行业组织、集群企业合作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群,探索“方案共研、资金共投、条件共建、办学共管、成果共享”的专业联建模式。按照“横向联合、纵向衔接”的总体思路,加强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及相关专业学院合作开办专业、联动培养人才。

(三)深化专业资源共建共享

依托学校在株洲先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中的牵头地位,将集群已经建成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平台以及正在建设的陶瓷产业战略研究中心、陶瓷产业大数据库信息平台、陶瓷产业互联网工业平台、陶瓷产业公共检测检验平台等发展成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平台,借鸡下蛋,强化支撑。引入重点企业或企业联盟在学校建设开放共享型专业实验室、学生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中心,形成“前院后企”模式。联合企业及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库、精品课程、教学讲义、辅学资料以及活页式、多型化校本教材。在专业对接的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中发展一批集德育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

(四)健全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加快推进标准建设,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有效解决好教学组织、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标准滞后、标准缺失的问题。在教学常规上,重点完善日常教学运行与管理标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标准、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标准;在教学质量上,重点建立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系部教学评价标准;在专业培养上,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均严格执行省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没有省级标准的专业,学校联合企业一起进行校本化的专业技能标准开发。

三、优化师资建设体系,形成办学核心支撑

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工程”,以提高适应性、增强发展力为核心,以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优化为重点,着力、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一)引导教师深化教育理念

围绕学校“五个转型”目标,将教育理念的转型与革新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性任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政策,明确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走向、基本特征、目标任务、具体要求,提升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组织教师深入研讨高职教育,从专业内涵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建设、改革路径建设等方面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特征和要求,打破长期以来中职教育的思维惯性和模式约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兄弟院校教授学者举办主题式、专题性讲座与培训。分批组织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学习、交流、观摩,深化职教理念,拓展办学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二)实施教师分层定格培养

按照中高职师资“统筹建设、一体培养”的模式,在整合学校现有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按照“三层、四格”模式加强师资的建设与培养。“三层”是指从青年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名师队伍三个层次上实施分层建设,最终将教师队伍建成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学术群体;“四格”是指在培养体系上突出不同的培养侧重,实施新进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教学名师“定格”培养,并为教师“提格”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分层、定格,形成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引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体、“一师一品”为特征,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主动创新、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十四五”期间,每个专业培养和引进1~2名专业带头人,3~5名骨干教师;力争新增3~5名省、市级教学名师,4~6名省、市级专业带头人。

(三)建立教师发展支持机制

实施“教师发展促进计划”,制定“校本培训+专业送培+国外研修”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完善“职业发展+专业提升+学术激励”相结合的支持机制。为适应转设高职的教育教学需要,从政策、资金、组织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和扶持教师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转评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建立相关政策与机制,打通教师学术进修、在职教育、学历提升、职级晋升的平台与通道,有效改善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建立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制度,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重大成果培育。制定并落实教学奖励办法、科研奖励办法,通过项目资金配套、特殊政策支持、重大成果奖励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建立科研团队建设计划和科研带头人制度,明确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指导任务和科研考核指标,带动所有教师教研并进。“十四五”期间,教师立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不少于15项,年人均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0.5篇,出版教材、专著不少于15部,培育2~3项校级教学成果冲击2025年的省级教学成果奖。

(四)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建立针对新进教师的以老带新“青蓝对接工程”,为初入教坛的教师配备“教学师傅”,制定“一对一”的结对培养计划,实行“任务式、定制化”培养。发挥高职称教学团队、工艺与技能大师的示范作用,吸纳青年教师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和项目研究团队,引导青年教师学、思、练、教、研有机结合。开展课程设计竞赛、课堂教学竞赛等教学比武活动和“教学之星”、“教学新秀”等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互学互鉴、争优争先。建立教师下企业备课、锻炼或挂职制度,增强职业体验,提升双师素质。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强化其开展课程设计、丰富课程表现、改革教学手段的能力。

四、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培养模式创新工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与特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质量文化的有效生成。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各专业在开展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研共制机制与联合审议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标准。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需要,校企共商建构结构合理、模块清晰、支撑有效、梯度推进的课程体系。建立与“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支撑平台、第二课堂拓展平台、校外实训实践平台。围绕“1+X”证书制度,明确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实施“课证融通”教学。

(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中高职学生的生源特征、学业基础以及未来就业的岗位选择、用人需求,创新设计“三双”人才培养体系,即: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培养体系。组织开展特色专业群、各专业“三双”人才培养的方案、目标、内涵、路径的深入探索,建立与之高度适应的课程支撑体系、素质拓展体系、实践训练体系、能力发展体系,通过“三双”培养,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系统提升和协调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协同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凝聚优质产教资源,有效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高度稳定、紧密互动、深度对接、全程共推的“双主体”培养关系。一是校企合作建构课程结构,建立课程标准,建设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设计课程项目,强化课程的实用性。二是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承担培养任务。一方面加快建立混编式师资队伍,实施理论课程教学“一课双师”制度,建立双师合作研课、磨课、授课模式;另一方面,在学生校外课程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中,有效实施校企“双师共导”制度,实现实践教学方案共制、计划共编、内容共商、过程共导、管理共联、质量共管。三是校企合作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让企业教师、专家、劳模经常走进学校,举办各种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讲座,指导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介入。四是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订单培养班”、“特色培养班”、“创新实验班”、“现代学徒制班”,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以“准员工”身份进行定制化培养。五是校企合作实施学科研究,整合双方高层次人才资源,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企业的学科团队,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教材编写、论文撰写、专著出版、项目申报、成果培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六是校企合作开展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以及专业建设质量、课程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形成体系共同建设、评价共同实施、诊改共同落实的长效机制。

(四)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学生管理改革:针对中职、高职不同年龄段特征,采取差异化学生管理。技工技师类学生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日常管理由学生处统筹,由技工技师教育发展部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心实施,以各班配备的班主任为主。高职类学生实行相对开放管理,党委为各系配备1名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学生处以系为建制,按照国家200:1的标准配备各专业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由任课教师兼任,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思政教育改革:加强思政教育,推动课程思政,全面落实高校思政教育要求,开足做实思政教育课程,引导教师在通识课、专业课教学中注入思政元素,嵌入思政内容,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整体推进党政干部和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按照“三双”培养体系和课程实施目标,引导教师主动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一是大力营造全方位职业教育环境,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培养纳入教学内容;倡导教师以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培养为切入点,对接岗位任务塑造真实的职场环境,促使学生强化“职业角色”意识。二是大力营造多元化职业体验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情景式、模拟式、案例式、项目式等适应高职学生素质发展与技能培养需要的教学方法,以“项目驱动、理实结合”为目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行动路线,引导学生在“教”中“练”,在“练”中“训”,在“训”中“学”。

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足课程、开满学时。实行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全学程不断线”,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教育指导重点,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加快建设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合作企业布局一批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和教育基地。完善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行业企业、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和风险投资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省级、国家级科学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双创”意识,提升实战能力。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改革:进一步落实教学督导制度,着力建设教学巡查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学生信息员三支队伍,形成教学质量监控多元信息渠道。出台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学生学业情况预警、教学问题限期整改等措施,实现质量信息的有效利用。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和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建立学生网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督导会评、“青蓝工程”导师和企业结对教师点评“五评结合”的评教体系,提高评价的公信度和系统性。

五、加强特色文化凝练,发挥文化涵育功能

实施“校园文化聚心工程”,建设陶瓷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在师生成长的浸润功能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涵育作用。

(一)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加强学校文化定位,明确文化建设主线,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德育文化为重点,以陶瓷文化为特色,建立学校的文化发展体系,塑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品质。其中,“物质文化”突出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与功能发挥;“精神文化”突出办学理念、校训精神、价值导向的引领;“德育文化”突出德育教育的模式创新与特色建设。组织开发学校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按照形象识别手册强化各类载体的文化承载功能;组织编印学校画册,制作学校宣传片、建设学校校史馆,加强文化的积淀与输出。

(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

在物质载体上,规范学校楼、路、园、亭、廊、广场、人文景观的命名,健全学校各类文化标识。以陶瓷特色贯穿始终,明确各建筑载体的文化主题,依据空间布局进行区域化、主题式文化设计。基于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共园办学”的特征,双方联合完成校区的陶瓷文化广场、陶瓷文化与艺术展馆、熊希龄纪念馆、“五彩醴陵”陶瓷文化墙等建设。

在项目载体上,利用学校作为株洲先进陶瓷产业发展促进机构的组织单位地位,充分发挥在产业研究、战略设计、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将学校建设成为陶瓷产业战略研究中心、陶瓷产品创意设计中心、陶瓷智能制造体验中心、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联合中国陶瓷频道、重点陶瓷企业、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共建“醴陵釉下五彩研学旅行基地”。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建设师生艺术作品展示中心、陶瓷创意产品陈列中心。

在活动载体上,建立“仪式教育+节庆教育+主题教育+榜样教育”的德育文化体系与活动版块;重点打造可以长期实施、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文化活动项目;建立“课程+社团+基地”的活动载体建设模式;组织师生深度参与醴陵的陶瓷国际博览会、“瓷彩天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陶瓷文化研修旅行等活动。今后,在全校性学科、文体竞赛活动中,按照中职、高职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文化层次与培养目标,分别建立中职组、高职组赛事组织与评比体系。

(三)强化学校文化表达

凝练学校精神文化。根据学校转设高职后的目标调整和长远追求,组织开展办学理念、校徽、校旗、校训、校歌、教风、学风、校风、宣传口号的设计或提炼,并进行统一诠释和解读,形成稳定度高、激励性强的精神文化。

加强学校文化传播。对学校官网进行全面升级,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承载空间和学校形象的展示窗口;建设好校友大数据库和校友联络平台,打造学校文化的传承纽带;加快推进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电视台、校报等建设步伐;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常态化邀请媒体宣传学校的办学动态、主题活动、典型人物和办学成果。

建立校园开放机制。每年招生季设立校园开放日,面向社会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同时通过成果展示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增强来访对象的感性认识和整体评价。

六、拓展社会服务渠道,扩大产教融合成果

实施“社会服务拓展工程”,面向产业需求与区域经济,建立以团队为支撑、以项目为纽带的服务体系,延伸产教融合触角,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一)凝聚服务团队

凝聚校企学科、科研、技术创新骨干,共同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联合开展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研发;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与课题;联合培育、孵化、打造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

以学校学科专业骨干团队为主体,并借助湖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力量,组建跨学科服务团队,面向行业、产业、区域需求,开展发展战略设计、信息支持服务、决策咨询参考、研究课题对接、产业技术攻关、企业管理指导,形成全领域、全方位、全天候服务能力。

(二)搭建服务平台

按照株洲先进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心建设方案,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共同牵头搭建好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无机非金属重点实验室、陶瓷行业大数据库信息平台、湖南陶瓷研究院、校企科技成果对接与转化等开放性、共享型产业服务平台,增强学校在产业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中的组织作用。做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产业商学院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组织培养中心”,为企业员工、在校学生、社会大众提供各类教育服务。

(三)拓展服务领域

依托产业商学院,加强社会服务组织,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继续争取省市人社部门、地方政府委托开展更多类型的项目培训;加强与行业组织、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的联系,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形成更广泛的服务项目来源;大力发展政府购买服务、技能鉴定服务、继续教育服务、成果对接服务、考试组考服务、会议承办服务、活动策划服务、产品设计服务等服务项目,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教育、经济、产业、文化的综合服务基地。

 

 

第五章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成立“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在规划的组织实施中,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整改,把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各系部及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中层骨干个人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学校转设高职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精心组织,加快推动转设进程,确保在2022年底前完成转设,以实现本规划的既定目标。

二、完善规划配套,实施动态监测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作为总体规划的配套,形成学校“十四五”系统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的日常监测和动态调整,学校加强对各部门、各系部的督导、检查,重点监测各项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和成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动态的科学调整,确保规划贴近校情、符合实际。

三、强化舆论引导,凝聚师生共识

充分利用学校会议、广播、报刊、网络和群众性活动,宣传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高全校对规划落实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师生落实规划目标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规划顺利实施和学校创新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师生以规划为引领,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在规划实施进程中,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形成全校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四、优化建设环境,增强内生动力

加强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所在社区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全面支持,不断优化规划实施的外部环境;加强与行业组织、产业集群、合作企业、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的互动,形成规划实施的整体合力;建立规划实施的会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增强规划实施的内生动力。